关于大豆问题的答案
小小一颗豆子却蕴含悠久的历史,大豆必然会引发很多问题和争议。但大豆的事实是什么?让我们从头开始了解。
大豆是一种豆类,数千年来一直是亚洲传统饮食的一部分。证据表明,中国早在公元前9000年就已开始种植大豆。大豆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包括B族维生素、纤维、钾、镁、高品质蛋白质和某些植物营养素。
大豆在亚洲仍然很受欢迎,一直都是很多传统饮食和食品的重要部分,包括豆腐、豆豉、味噌和纳豆。此外,大豆和大豆制品已融入很多现代食品趋势;包括日益流行的植物性饮食和用植物性蛋白取代动物性蛋白;它在促进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方面的作用;以及易于在功能性食品中使用。
大豆除了受到亚洲文化的青睐,长期以来一直是素食者、纯素者以及必须避免乳制品或对乳制品过敏人群的主食。豆腐、豆奶、味噌、豆豉和毛豆等豆制品是很多人的基本饮食。不同于其它大多数植物性选择,大豆含有完全蛋白。
健康专家认同在饮食中添加更多植物性蛋白有益健康。可为什么这样小小一颗豆子却有如此大的争议?让我们来回顾一些关于大豆的问题、争议和益处以深入了解。
- 大豆是完全蛋白的来源且营养丰富,因此它是动物性蛋白的理想替代品。
- 它含有很多有益长期健康的植物营养素。
- 大豆是很好的纤维来源。纤维支持健康的胃肠系统、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体重并支持心脏健康。
- 大豆中的一些化合物会干扰某些生理过程(肌醇六磷酸和酶抑制剂)。但大多数完全植物性食品都含有类似化合物,因此大豆并不是唯一干扰生理过程的食物,所以也不必过于警觉。而且我们从营养科学中学到,富含完全植物性食品的饮食通常可预防慢性疾病并促进健康。
- 大豆食品含有的异黄酮对健康有保护作用,特别是终生食用大豆的人群。亚洲饮食所体现的大豆异黄酮摄入范围是每天约20-80毫克。
- 通常应避免因食用含有大量异黄酮的食物和补充品而摄入过量大豆异黄酮(每天>150毫克)。这一点适合更年期和更年期后女性中罹患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疾病风险较高的女性,以及过去不经常食用大豆食品的人群。
- 很明显,有些人对大豆过敏和/或敏感。这些人需要限制大豆摄入量或完全避免摄入大豆。但科学研究表明,这类人群相对较少。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食用的食物作出最佳判断。
- 如果您食用大豆食品时出现副作用(即使您没有确诊对大豆过敏),也应减少或完全避免食用大豆。
- 在谈到大豆(或任何食物)时,重要的是要保持自己的观点。饮食与健康风险之间的联系很复杂,您可能永远都找不到关于大豆和长期健康之问题的完整答案。但重要的科学证据清晰阐明,将大豆食品(无论是完全食物还是由大豆蛋白分离制成的食品)作为健康、均衡饮食的一部分 ,可供大多数健康人们安全食用。
- 最可靠的常识性建议是从多种来源摄入蛋白质。您可以选择完全食物,比如豆类、全谷物、肉类、乳制品和鱼类,而健康的加工食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大豆、乳清和其它蛋白质分离物和浓缩物作为健康、均衡饮食的组成部分,都可发挥作用。
总之,更充分地了解您食用的食物及其对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这包括在值得信赖的知识来源中寻找关于您所吃食物的客观信息。在网上找到关于大豆的信息很容易,但确定其准确性却很困难。搜索信息时,您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很好的资源,包括:鲍林研究所的微量营养信息中心、PubMed、大豆研究所、Nutrition.gov和TheNutrition Source- Harvard.edu。
植物营养素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它对理解大豆的健康益处非常重要?
植物营养素是植物为保护自己免受环境损害而生成的化合物。植物营养素不像大量和微量营养素那样维持着人类的生命,但它对健康非常有益。在数千种已知植物营养素中,大豆中含有的异黄酮是最为人熟知的植物营养素之一。
异黄酮是含有较弱雌激素活性化合物(植物雌激素)的一组植物营养素。虽然很多人类食用的植物中都含有植物雌激素,但大豆和大豆制品是人类饮食中植物雌激素的丰富来源。
对大豆的顾虑
大豆是否含有雌激素?
两种主要的大豆异黄酮是染料木素和黄豆苷元。二者都是协助中和自由基的抗氧化成分。它们还能结合多种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虽然它们的雌激素活性非常弱,大约只有雌二醇(人类自身生成的雌激素)水平的1/400至1 / 1,000。研究至今尚未发现切实证据证明大豆中较弱的异黄酮含量会干扰人体激素水平,包括雌激素。实际上,一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发现,食用大豆异黄酮对更年期后女性体内雌激素的循环浓度没有影响。
人们对异黄酮的看法褒贬不一。和很多营养素一样,适量摄入有益健康,但过量摄入则可能引起潜在问题。对居住在美国的女性进行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健康的更年期后白人女性从膳食中摄入的植物雌激素每天不足一毫克(mg)。
大豆并不是唯一含有植物雌激素的食物。其它含有不同程度植物雌激素的食物包括:
小米 | 大麦 | 亚麻籽 | 小扁豆 |
芸豆 | 利马豆 | 黑麦 | 三叶草 |
茴香 | 鹰嘴豆(garbanzo beans)) | 苹果 | 苜蓿芽 |
芹菜 | 欧芹 | 甜菜 | 白菜 |
西兰花 | 菜花(花菜) | 胡萝卜 | 黄瓜 |
蘑菇 | 球芽甘蓝 | 海苔 | 丝瓜 |
南瓜子 | 葵花籽 | 樱桃 | 橄榄 |
梨 | 李子 | 番茄 | 李子 |
燕麦 | 糙米 | 小麦胚芽 | 碎小麦 |
啤酒酵母 | 豇豆 | 绿豆芽 | 海军豆 |
大豆对男性健康有益吗?
由于大豆含有植物雌激素,男性可能会对膳食中包含的大豆有所顾虑。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雌激素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男性也会分泌一些雌激素,只不过男性的雌激素水平非常低。
当前研究表明,大豆不会对男性睾丸激素的分泌产生负面影响。2010年的一项荟萃分析研究了大豆食品、大豆蛋白粉、异黄酮补充品和男性生殖激素(包括睾丸激素)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得出结论,食用大豆不会显著影响睾丸激素水平。其它研究表明,大豆可对保持前列腺健康发挥支持作用。
亚洲男性世代将大豆融入他们的饮食中,而并未明显损害健康。但如果男性担心大豆及其对生殖健康的潜在影响,则可咨询医疗专业人士。
大豆会引起过敏吗?
当您的免疫系统误以为食物中的某种蛋白质会造成威胁时所表现出的反应就是食物过敏。过敏症状可能轻微,也可能危及生命。大豆是美国食品和农业组织所列出的八种最常见食物过敏原之一。除了大豆,该过敏原列表还包括牛奶、鸡蛋、鱼类、贝类、小麦、花生和坚果。所有这些食物占食物过敏原的90%。但注意的是,这些备受关注的食物过敏在其发生概率、严重程度和症状上存在很大差异。比如,相较牛奶和坚果蛋白,大豆蛋白对很多人来说则是较温和的过敏原。
请考虑以下因素:
牛奶和花生过敏的发生概率各自是大豆过敏的六倍。实际上,一项双盲安慰剂控制食物挑战证实了大豆过敏真正的发生概率非常低。研究表明,大豆过敏反应主要发生在四岁以下的儿童中,而且大多数人认为只有<1.0%的儿童(可能0.2-0.4%的儿童)真正對大豆过敏。此外,对大豆表现出反应儿童中的90%到四岁时过敏情况就会消失。根据这些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有把握地假设对大豆过敏的成年人不足0.1%(千分之一以下)。
对比食物过敏原反应阈值或引起过敏反应的最低蛋白质口服剂量,大豆往往比牛奶和花生蛋白高出几个数量级(超过100-1,000倍)。换句话说,在大多数敏感人群中,引起过敏反应所需的大豆蛋白是牛奶或花生蛋白的100-1,000倍。
与其它食物过敏相比,大多数人对大豆的过敏症状也相对较为轻微。一项临床食物挑战研究的总结报告指出,大豆过敏在80%的报告病例中出现极少至轻微症状,其余20%为中度症状,而对大豆严重过敏症状则很少见。 相比之下,牛奶和花生过敏在50-70%的病例中出现极少至轻微症状,在20-30%的病例中出现中度症状,在10-15%的病例中出现严重症状。
综上所述,大豆蛋白会让一些人产生过敏反应。但与牛奶、花生和其它备受关注的食物过敏原相比,大豆的过敏反应并不十分常见、更难引发且过敏严重程度通常较轻。
大豆过敏者仍应避免或限制以下食物:冷压、挤榨或压榨豆油;毛豆;味噌;纳豆;日式酱油;大豆(大豆白蛋白、大豆奶酪、大豆纤维、大豆粉、大豆粗粉、大豆冰淇淋、豆奶、大豆坚果、大豆芽和大豆酸奶);黄豆;大豆(豆皮、卵磷脂);大豆蛋白(浓缩、水解、分离);溜酱油;丹贝;植物组织蛋白(TVP);豆腐。
除真正的过敏反应,有些人可能会对大豆中“不易消化”的糖分和纤维敏感。这些成分会导致腹胀和胀气,就像大多数豆类中的糖分和纤维以及牛奶中的乳糖一样。对于大豆,这些症状即使无法完全消除,通常也可以通过高度精制的大豆蛋白分离物得到缓解。大豆蛋白分离物中90-92%是大豆蛋白,碳水化合物只占3-4%(纤维以及单一和多元糖分和淀粉)。
所有大豆都是转基因产品吗?
供人类食用的转基因(基因改造)食物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饱受争论。任何利用遗传工程技术改变遗传物质的作物都被认为是转基因作物(GMO)。大豆是全世界最广泛应用的转基因作物,占全世界生物技术作物总种植面积的一半。
但并非所有大豆都是转基因作物。消费者对非转基因和有机大豆之需求为农场种植包括大豆在内的非转基因作物创造了一个利基市场。如果您想检查一种产品的情况(是否含有大豆),您可以使用一种称为身份保存(IP)系统的过程来跟踪食品的非转基因状态。身份保存和可跟踪系统在作物培育的每一个阶段(从种子到发售)提供验证,以帮助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的是以有机或非转基因方式种植并标记的食品。
大豆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作为蛋白质来源,大豆的一些优势有助于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反过来,这些积极的结果意味着食用大豆作为均衡饮食的一部分有助于减少人类饮食中蛋白质对环境的总体影响。
优势之一是大豆植物能对大气环境发挥固氮作用,并需要极少的(如果使用的话)氮肥。此外,通过使用作物轮作种植技术(在特定一块土地上将大豆与玉米和其它作物轮流种植),种植大豆可减少这些轮作作物所需的氮肥量。大豆的另一个优势是,它是一种植物性蛋白来源,它和大多数动物性蛋白一样完整、平衡且营养丰富,但大豆的环境成本却非常低。
将大豆作为膳食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可帮助我们食用食物链上位置较低的食物,以减少人类饮食对环境的影响。
大豆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吗?
食用大豆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联系已得到了深入研究。在20世纪的50年代和60年代,人们对这个话题的兴趣非常浓厚,当时在食用大豆配方奶粉的婴儿中发现了几个甲状腺肿大的病例。随后,科学家在体外和动物试验中发现,高浓度的大豆异黄酮染料木素和黄豆苷元会抑制参与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之关键酶的活性。
近来,由14项人体临床试验组成的数据评估了大豆食品和大豆异黄酮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这些研究涉及自认为健康的受试者(除少数例外),使用的大豆产品是分离大豆蛋白。
除一项研究外,所有研究均表明大豆对甲状腺功能没有影响,或对甲状腺功能只有轻微的影响或与临床无关。其中一项研究发现明显的抗甲状腺作用(这也是反大豆文献中经常引用的一项试验),试验对象涉及日本成年人,他们食用的烤大豆经腌制并储存在米醋中。这项试验中的大豆蛋白和异黄酮含量未进行表征,且未涉及对照组,因此其准确性令人质疑。
一项大型研究评估了大豆异黄酮补充品对甲状腺功能所产生的特定作用。年龄介于64至83岁的更年期后女性每天服用90毫克(mg)大豆异黄酮或安慰剂。分别在基线、90天和180天时测试受试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六个月后,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从统计学角度无法区分差异。
亚洲人食用大豆制品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并没有大量甲状腺肿大病例。这也体现在素食者身上,他们食用很多大豆,以及大量水果和蔬菜,这些食物中含有的类黄酮已知会抑制甲状腺酶的活性。这些类黄酮包括山柰酚(存在于苹果、洋葱和绿茶中)、柚皮苷(存在于柑橘类水果中)和槲皮素(存在于水果和莓果中)。 这些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食品中,素食者和纯素者摄入量相对较高(每天高达一克或以上)。尽管如此,素食饮食并未与甲状腺功能下降有关。
如今,大多数专家都认同大豆食品和大豆分离蛋白对正常健康成年人的甲状腺功能几乎没有影响。2019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综述和荟萃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观点,该综述和荟萃分析发现补充大豆对健康人的甲状腺激素几乎没有影响。然而,这不适合甲状腺功能不良和/或碘状态欠佳者。
大豆的真相是,它是一种健康的食物和良好的蛋白质来源,大多数健康人可适量食用并作为整体营养饮食的一部分。您应与医生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士讨论若存在某些特定健康状况应如何食用大豆以及服用哪些药物会影响甲状腺。
大豆中含有植酸吗?
肌醇六磷酸(或植酸)是一种天然形成的化合物,存在于所有植物性食物中,比如豆类、谷物、坚果和种子。植物将磷(植物和动物的必需营养素)储存在种子中以支持幼苗生长。这种磷以肌醇六磷酸(肌醇六偏磷酸)的形式储存。
人们以前曾担心富含肌醇六磷酸的食物可能会减少肠道中铁和锌等必需矿物质的吸收。但另一些人认为肌醇六磷酸是重要的食品成分,它作为天然的食物抗氧化成分可有助于维持健康。
每100克(干重)大豆约含1.3-2.22克肌醇六磷酸。虽然有些人认为这是避免食用大豆食品的原因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全谷物、豆类、种子和坚果也含有大量肌醇六磷酸。大量科学依据证实这些食物(比如大豆)是支持健康和长寿之均衡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果其它很多健康的食物中均含有水平相当的肌醇六磷酸,那就很难论证基于大豆的肌醇六磷酸含量是否应避免食用。
大豆并不是唯一含有肌醇六磷酸/植酸的食物。下表列举一些常见食物中的植酸含量(以每100克干重中所含克数为单位):
大豆 | 1.0-2.22 |
玉米 | 0.72-2.22 |
芸豆 | 0.61-2.38 |
燕麦 | 0.42-1.16 |
小麦 | 0.39-1.35 |
鹰嘴豆 | 0.28-1.60 |
大米 | 0.06-1.08 |
杏仁 | 0.35-9.42 |
核桃 | 0.20-6.69 |
花生 | 0.17-4.47 |
核桃 | 0.20-6.69 |
腰果 | 0.19-4.98 |
芝麻 | 1.44-5.36 |
总之,没有证据表明食用大豆会提高缺乏维生素或矿物质的风险
大豆有哪些益处?
日本是100岁以上人均人口最多的国家。研究表明,传统的冲绳饮食对日本的长寿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健康饮食方式的主食是豆腐和其它大豆制品。研究表明,用大豆制品代替动物性蛋白的饮食可保持已在正常范围内的血脂水平。
此外,大豆是世界上被研究最多的食物之一,PubMed上发表了近14,000篇关于大豆的论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食用大豆与降低罹患某些疾病的风险有关,但这些联系背后的机制尚不明确。更多近期研究表明,大豆的健康益处可能取决于您的身体在消化过程中将这些异黄酮转化为关键代谢物的能力。另外,您的微生物群结构也会影响异黄酮在体内的生物效应。
正如其它蛋白质来源,大豆蛋白质经消化后会变成一组氨基酸,用来构建和修复组织、合成激素和神经递质、分泌激素和酶、支持免疫系统以及生成能量,等等。大豆本身有益吗? 这些保护性关联的存在是否因为食用较多大豆的人群同时对动物性蛋白和脂肪的食用量较少?这两个因素都有关系,但已有充足的研究表明大豆蛋白和大豆异黄酮很有可能存在一些直接益处。
大豆含有完全蛋白
与大多数其它植物性蛋白不同的是,大豆蛋白被视为完全蛋白。这意味着它含有所有九种必需氨基酸。人体无法生成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决定蛋白质完整性的衡量标准是“蛋白质消化率校正氨基酸评分”(PDCAAS),它是评估蛋白质品质的国际标准。这一标准特别针对2-5岁儿童而考虑将给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平衡与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进行比较,同时考虑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白质被完全分解和吸收的程度)。PDCAAS的评分范围是0.0到1.0,得分1.0表明此种蛋白质从品质角度完全满足人类需求。
PDCAAS评分方法发现,大豆分离蛋白、乳清分离蛋白和蛋清蛋白的得分均为1.00,这意味着它们在支持人类健康方面都表现出同样优越的营养价值。
大豆分离蛋白的高PDCAAS得分说明了两个重要问题。首先,人体可以很好地消化和吸收大豆蛋白(这是PDCAAS中“D”所代表的方面)。其次,大豆蛋白是完全蛋白。 它均衡适当的含有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所需的所有必需氨基酸(这是PDCAAS中“AA”所代表的方面)。
1999年,大豆蛋白获得了FDA批准的健康声明:作为低饱和脂肪和胆固醇饮食的一部分,每天摄入25克大豆蛋白可降低罹患心脏病的风险。2015年,加拿大卫生部批准了相似的大豆与心脏健康的声明。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豆是所有人的最佳蛋白质来源。对大豆过敏或敏感者,或存在某些健康状况的人群应避免或限制大豆蛋白的摄入。正如对乳制品或大米过敏的人群应避免这些蛋白质来源。
大豆是消费者易于获得很多高品质蛋白质来源中的一种,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经常食用大豆可有益健康。但健康均衡的饮食中所包含的蛋白质应来自多种多样的完全食物(豆类、全谷物、肉类、乳制品和鱼类)和健康的加工食品。
心血管健康
大豆蛋白的摄入与支持已处于正常范围内的健康胆固醇水平有关,特别是取代动物性蛋白所占比例较高的饮食。
虽然FDA在1999年批准了大豆蛋白的心脏健康声明,但FDA目前正进一步审查这些证据。2019年的一项荟萃分析使用了与FDA批准的原始心脏健康声明相同的数据,发现该数据的持续意义仍有力地支持FDA对大豆的原始心脏健康声明背后之理论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卫生部在2015年批准了相似的大豆与心脏健康的声明。加拿大卫生部目前尚未计划重新评估关于大豆蛋白和2015年建立的心脏健康声明的证据。
大豆异黄酮还可能在维持血管功能和动脉柔韧度方面发挥一定作用,但大豆的这些健康益处尚未得到清晰的临床定义。
骨骼健康
作为良好的蛋白质和钙质的来源,以大豆类食品为基础的饮食有益骨骼健康。一些临床证据表明,富含大豆蛋白和大豆异黄酮的饮食可能存在支持骨骼的作用。经常食用大豆食品的亚洲人群发生骨折的机率通常低于很少食用大豆食品的西方人群。
由于证据混杂,一些专家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得出结论,大豆食品和异黄酮不应成为阻止或减缓与年龄相关之骨质流失的唯一方法,但鼓励它们成为整体健康生活方式计划的一部分,其中还包括确保摄入充分的钙质和维生素D和定期参与负重运动。二者均可促进更强壮、健康的骨骼。
虽然支持骨骼健康所需的大豆食品之最佳食用分量和类型尚不明确,但证据表明,作为富含完全植物食物的整体饮食形态的重要部分,经常食用大豆食品很有可能有助于保持优等骨骼健康。
乳腺健康
大豆所含的两种主要异黄酮是染料木素和黄豆苷元,二者均被认为对乳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部分原因是这两种化合物均可发挥抗氧化作用,帮助中和体内自由基。此外,这些异黄酮的结构类似雌激素,能够结合不同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尤其是乙型雌激素受体)。
虽然这些异黄酮表现出的雌激素活性较弱,它们仍可结合雌激素受体并阻断雌激素较强形式产生的有害影响而发挥保护作用。这就是染料木素和黄豆苷元可以发挥整体抗雌激素作用的原因。几项流行病学研究专门调查了摄入大豆与乳腺健康之间的联系。很多(但并非全部)研究表明,摄入大豆可对乳腺健康具有保护作用。担心乳腺健康的女性应与医生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士探讨如何使用大豆和大豆异黄酮。
更年期健康
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富含大豆的饮食与较轻微的更年期征状有关。一项针对东南亚国家中有大量食用大豆传统的女性进行的研究发现,这些女性出现潮热和发汗征状的机率低于西方国家。其它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对缓解潮热等更年期征状有一定效果,但需持续使用并可能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才能看到一定效果。
微生物群被认为在大豆异黄酮的代谢和大豆帮助缓解更年期征状的效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女性中肠道细菌有能力将大豆苷元转化为雌马酚(大豆异黄酮大豆苷元的细菌代谢物)的人群相比没有这种能力的女性,可以更充分地因补充大豆而缓解更年期征状。雌马酚由黄豆苷元/大豆苷元在肠道下部的细菌形成,饮食习惯和个人微生物群落都可能对其生成效率造成影响。
这些差异可有助于解释大豆对个人健康益处的差异。
虽然研究表明,使用大豆和大豆异黄酮缓解更年期征状的益处和效果存在不同结果,但大豆和其它植物中的异黄酮对反对或无法使用处方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来说都是一种颇具价值的非激素选择。这些植物异黄酮的安全性和益处结合对整体健康的支持,为即将结束生育年龄的女性提供了一种重要选择。
减重
20多年来,大豆蛋白一直有效地用作减重饮食的一部分。动物研究表明,大豆蛋白及其相关的生物活性异黄酮和多肽对葡萄糖代谢、脂肪代谢、胰岛素敏感度、代谢率、食物摄入量和减重都会产生有益的影响。人体研究进一步表明,提高大豆或动物性蛋白的摄入可提高代谢率、降低食欲并增加饱腹感。
此外,随机临床试验和临床减重研究表明,基于大豆蛋白的饮食与基于乳制品蛋白的饮食同样有效,甚至更胜一筹。这与减重和降低体脂有关。
事实是,减重更需要降低卡路里摄入量并提高经由运动消耗的卡路里,而不是单纯在饮食中使用大豆或乳清蛋白。但蛋白质和纤维帮助您长时间维持饱腹感的能力有助于维持健康的卡路里平衡。
发酵大豆食品和非发酵大豆食品有什么区别?
传统的大豆食品主要分为两类:非发酵食品和发酵食品。主要的非发酵食品包括豆奶、豆腐、大豆和大豆坚果。这些食物的食用目的主要是提供营养。主要的发酵大豆食品包括豆酱(日本味噌)和豆豉(日本纳豆)。发酵豆酱通常用作烹调时的调味料,而豆豉也可成为餐饭的一部分。
目前科学还未达成哪种大豆食品更有益健康的共识,但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发酵大豆食品可提高异黄酮的生物利用率,但同时也会降低食物中异黄酮的实际含量。典型的非发酵大豆食品高于发酵大豆制品的摄入量,这让饮食中的异黄酮占据更大比例。发酵大豆食品可能更易于一些人消化,但消化非发酵大豆食品并不是常见问题。
发酵食品中的植酸水平也较低,但不会产生主要影响,因为非发酵大豆中植酸含量对典型的混合饮食人群的矿物质水平不会造成显著影响。此外,发酵大豆制品可能钠含量较高,这可能对整体健康有害。
所以,现已发表的科学文献通常没有区分发酵和非发酵大豆食品的益处。即使存在区分,现已发表关于大豆的主要研究也都只涉及非发酵大豆食品或制品。
优等营养从包括多种植物性食品的健康、均衡饮食开始。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许发挥大豆健康益处的最佳方法就是适量食用各种发酵和非发酵来源的大豆。
参考文献和推荐读物
Ahsan M, Mallick AK. The Effect of Soy Isoflavones on the Menopause Rating Scale Scoring in Peri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 A Pilot Study. J Clin Diagn Res. 2017;11(9):FC13–FC16.
Boulet MJ1, Oddens BJ, Lehert P, Vemer HM, Visser A. Climacteric and menopause in seven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Maturitas. 1994 Oct;19(3):157-76.
Bruce B, Messina M, Spiller GA. Isoflavone supplements do not affect thyroid function in iodine-replete postmenopausal women. 2003. J Med Food 6:309-16.
Chen LR, Ko NY, Chen KH.Isoflavone Supplements for Menopausal Women: A Systematic Review. Nutrients. 2019 Nov 4;11(11).
Cordle CT. Soy protein allergy: incidence and relative severity. 2004. J Nutr 134:1213S-9S.
Cotterchio M, Boucer BA, Manno M, Gallinger S, Okey A, Harper P. Dietary phytoestrogens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colorectal cancer risk. 2006. J Nutr 136:3046-53.
David J. A. Jenkins, Sonia Blanco Mejia, Laura Chiavaroli, Effie Viguiliouk, Siying S. Li, Cyril W. C. Kendall, Vladmir Vuksan, John L. Sievenpiper. Cumulative Meta‐Analysis of the Soy Effect Over Tim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19; 8 (13) DOI: 10.1161/JAHA.119.012458
De Kleijn MF, van der Schouw YT, Wilson PW, Adlercreutz H, Mazur W, Frobbee DE, Jacques PF. Intake of dietary phytoestrogens is low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Framingham study (1-4). 2001. J Nutr 131:1826-1832.
Divi RL, Doerge DR. Inhibition of thyroid peroxidase by dietary flavonoids. 1996. Chem Res Toxicol 9:16-23.
Doerge DR, Sheehan DM. Goitrogenic and estrogenic activity of soy isoflavones. 2002. Environ Health Prespect 110 Suppl 3:349-53.
Duffy C, Perez K, Partridge A. Implications of phytoestrogen intake for breast cancer. 2007. CA Cancer J Clin 57:260-77.
Fournier DB, Erdman JW Jr, Gordon GB. Soy, its components, and cancer prevention: a review of the in vitro, animal, and human data. 1998.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11:1055-65.
Franco OH, Chowdhury R, Troup J, et al. Use of plant-based therapies and menopausal symptom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2016;315:2554-63.
Geller SE, Studee L. Soy and red clover for mid-life and aging. Climacteric. 2006;9(4):245–263.
Gutendorf B, Westendorf J. Comparison of an array of in vitro assays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estrogenic potential of natural and synthetic estrogens, phytoestrogens and xenoestrogens. 2001. Toxicology 166:79-89.
Hüser S, Guth S, Joost HG, et al. Effects of isoflavones on breast tissue and the thyroid hormone system in humans: a comprehensive safety evaluation. Arch Toxicol. 2018;92(9):2703–2748.
Hydovitz JD. Occurrence of goiter in an infant on a soy diet. 1960. N Engl J Med 262:351-3.
Lee HP, Gourley L, Duffy SW, Esteve J, Lee J, Day NE. Dietary effects on breast-cancer risk in Singapore. 1991. Lancet 337:1197-200.
Levis S, Griebeler ML. The role of soy foods in the treatment of menopausal symptoms. J Nutr. 2010;140(12):2318S–2321S.
Liu Z, Li W, Sun J, Liu C, Zenhjg Q, Huang J, Yu B, Huo J. Intake of soy foods and soy isoflavones by rural adult women in China. 2004. Asia Pac J Clin Nutr 13:204-9.
Marini H, Polito F, Adamo EB, Bitto A, Squadrito F, Benvenga S. Update on genistein and thyroid: an overall message of safety.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12;3:94.
Mayo B, Vázquez L, Flórez AB. Equol: A Bacterial Metabolite from The Daidzein Isoflavone and Its Presumed Beneficial Health Effects. Nutrients. 2019;11(9):2231.
McMichael-Phillips DF, Harding C, Morton M, Roberts SA, Howell A, Potten CS, Bundred NJ. Effects of soy-protein supplementation on epithelial proliferation in the histologically normal human breast. 1998. Am J Clin Nutr 68(Suppl):1431S-5S.
Messina M, Ho S, Alekel DL. Skeletal benefits of soy isoflavones: a review of the clinical trial and epidemiologic data. 2004. Curr Opin Clin Nutr Metab Care 7:649-58.
Messina M, McCaskill-Stevens W, Lampe JW. Addressing the soy and breast cancer relationship: review, commentary, and workshop proceedings. 2006. J Natl Cancer Inst 98:1275-84.
Messina M, Nagata C, Wu AH. Estimated Asian adult soy protein and isoflavone intakes. 2006. Nutr Cancer 55:1-12.
Messina M, Redmond G. Effects of soy protein and soybean isoflavones on thyroid function in healthy adults and hypothyroid patients: a review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2006. Hyuroid 16:249-58.
Montgomery KS. Soy protein. J Perinat Educ. 2003;12(3):42–45.
Munro IC, Harwood M, Hlywka JJ, Stephen AM, Doull J, Flamm WG, Adlercreutz H. Soy isoflavones: a safety review. 2003. Nutrition Rev 61:1-33.
Otun, J., Sahebkar, A., Östlundh, L.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Soy on Thyroid Function. Sci Rep 9, 3964 (2019).
Petersen KS1. The Dilemma With the Soy Protein Health Claim. J Am Heart Assoc. 2019 Jul 2;8(13):e013202.
Rafii F. The role of colonic bacteria in the metabolism of the natural isoflavone daidzin to equol. Metabolites. 2015;5(1):56–73.
Reddy NR, Sathe SK (eds). Food Phytates. 2001. CRC Press, Boca Raton.
Roberts P. The End of Food. 2008. Houghton Mifflin Co, New York.
Sacks FM, Lichtenstein A, Van Horn L, Harris W, Kris-Etherton P, Winston M. Soy protein, isoflavones,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2006. Circulation, 113:1034-44.
Schlemmer U, Frølich W, Prieto RM, Grases F. Phytate in foods and significance for humans: food sources, intake, processing, bioavailability, protective role and analysis. Mol Nutr Food Res. 2009 Sep;53 Suppl 2:S330-75.Trock BJ, Hilakivi-Clarke L, Clarke R. Meta-analysis of soy intake and breast cancer risk. 2006. J Natl Cancer Inst 98:459-71.
Taku K, Melby MK, Kronenberg F, Kurzer MS, Messina M. Extracted or synthesized soybean isoflavones reduce menopausal hot flash frequency and severity: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Menopause. 2012;19:776-90.
Tuka K, Umegaki K, Sato Y, Endoh K, Watanabe S. Soy isoflavones lower serum total and LDL cholesterol in humans: a meta-analysis of 11 ra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2007. Am J Clin Nutr 85:1148-56.
Wu AH, Ziegler RG, Horn-Ross PL, Nomura AM, West DW, Kolonel LN, Rosenthal JF, Hoover RN, Pike MC. Tofu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in Asian-Americans. 1996.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11:901-6.
Yamamoto S, Sobue T, Kobayashi M, Sasaki S, Tsugane S. Soy, isoflavones, and breast cancer risk in Japan. 2003. J Natl Cancer Inst 95:906-13.
Yan L, Spitznagel E. A meta-analysis of soytfoods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in women. 2004. Int J Cancer Prevention 1:281-93.
Young VR, Pellett PL. Plant proteins in relation to human protein and amino acid nutrition. 1994. Am J Clin Nutr 59(suppl):1203S –12S.
Zhang Y, Song TT, Cunnick JE, Murphy PA, Hendrich S. Daidzein and genistein glucoronides in vitro are weakly estrogenic and activate human natural killer cells at nutritionally relevant concentrations. 1999. J Nutr 129:399-405.
Zuidmeer L, Goldhahn K, Rona RJ, Gisiason D, Madsen C, Summers C, Sodergren E, Dahlstrom J, Lindner T, Sigurdardottir ST, McBride D, Keil T. The prevalence of plant food allergies: a systematic review. 2008. J Allergy Clin Immunol 121:1210-8.